嗨,欢迎来到换书读
> > >
正文

故宫故事

2023-11-09 13:28 来源 :

故宫故事

导语:为了让大家对故宫的历史底蕴有更好的了解,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三则关于故宫的故事,希望你们喜欢。

故事一:紫禁城的由来

故宫有很多的名字,其中最常被人所熟知的就是“紫禁城”。那么“紫禁城”这三个字是怎么来的呢?最为广泛的由来取自唐朝诗人王维的诗句“芙蓉阙下会千官,紫禁朱樱出上阑”(出自《敕赐百官樱桃(时为文部郎)》 )。

另外的说法也有,古人认为天上的紫微星垣高居中天,是天帝所居,称为紫宫。说到这里,就需要给大家先简单介绍一下古代天文,古时候人们仰头观天象,把天空划分为三个星垣(音同元):紫微垣、天微垣、天市垣,所谓垣就是相当于古代的城墙,在天空中自然没法搭建了,只能按照想象画出了圆圈形式的星空范围,紫微垣的中心就是紫微星,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北极星!

说到紫微、天微、天市估计很多朋友都不熟悉,不过在文学爱好者的手里却多次被应用,比如金庸先生的著名小说《倚天屠龙记》里面有个天鹰教,就是张无忌他姥爷的组织,其中下属三个堂,分别就叫做紫微堂、天微堂,天市堂,这里紫微堂的堂主就是张无忌他妈 - 殷素素(看看,当爹的一般都疼闺女……)。

既然紫微星是天上的中心,那么同样地上只有一个中心,那就是皇帝的居所,既然是地上至尊领袖住的的地方,那肯定一般人都不可能随便进入,或者说禁止一般人进入,所以一联系大家也就能明白了:皇帝住的紫宫禁止一般人进入,因此也被叫做紫禁城。

故事二:弘德殿

弘德殿在明朝时候主要是皇帝召见大臣的地方,到了清朝成为了皇帝的处理政务和书房之一,在康熙时期还是皇帝用膳的地方,也就是餐厅。

说到用餐这里就简单介绍一下皇帝吃饭的故事,清朝宫内妃嫔膳食的管理机构,主要为内务府和光禄寺。清朝皇宫中的日常膳食,主要由内务府所属的御茶膳房和“掌关防处”等几个机构管理的。而宫中的筵席,除内廷筵宴、宗室筵宴等之外,主要则由光禄寺具体办理,或由光禄寺与内务府共同办理。

简单的说,皇宫对内的饮食多是由御膳房负责,对外设宴招待的就是由光禄寺负责,有时候内务府也会参与。光禄寺的位置在东华门内,御膳房的位置则在南三所西侧,专门为皇帝提供饮食服务的御膳房在养心殿南边,又叫做“大内御膳房”。

“皇帝平时吃饭称为“传膳”、“进膳”或“用膳”,每天分早、晚两次用膳,早膳多在卯正以后(大约早上6、7点钟),晚膳却在午、未两个时辰(12点-下午2点)。如果没有特别的旨意,任何人都不能与皇帝同桌用膳。按照清代宫廷的规矩,凡皇帝、太后、皇后用膳后余下未动用过的菜点膳食,一般赏赐给妃嫔、皇子、公主、大臣等,而妃嫔用膳后所余菜点膳食,则多赐给宫女及太监等人。” - (出自清史专家朱家溍先生的《故宫退食录》)

大家看看,甄嬛吃的饭菜很有可能也是赏赐的……

这里再说一下关于满汉全席,满汉全席分为北菜54道,南菜54道,一共108道菜,据说源自江南的官场菜,出自扬州,为到扬州巡视的“六司百官”办的,每个皇帝口味不同,这108道菜未必他们全都吃过……

故事三:坤宁宫

坤宁宫在明朝的时候是皇后的正宫,所以这里也叫做“中宫”。请注意,是明朝的时候,到了清朝时候坤宁宫按照满族习俗进行了改建,正门不居中而偏东侧,隔扇门改为木板门,窗户亦改为吊搭窗,沿北西南三面设万字炕,俗称“口袋居”,以及陈设萨满教祭祀神堂等(很重要)。

在清代,坤宁宫主要做为宫内萨满教祭神的场所和皇帝大婚的洞房,不过只有康熙、同治、光绪三帝以及逊帝溥仪大婚时均先在此居住二日,再迁居乾清宫或养心殿。而皇后日常不住在这里。这几位皇帝都是幼年登基,所以还能有皇家婚礼的机会,而其他几位皇帝都是结了婚后才继位的,自然各位皇后娘娘也就没机会在坤宁宫享受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