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欢迎来到换书读
> > >
正文

《窗边的小豆豆》|书籍简介

2023-12-13 08:58 来源 :

《窗边的小豆豆》|书籍简介

导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让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下面励志故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窗边的小豆豆》|书籍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小林校长却常常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呀!”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巴学园里随和、亲切的教学方式使这里的孩子们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这本书不仅带给全世界几千万读者无数的感动和笑声,而且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20世纪全球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

内容简介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让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这本书不仅带给世界几千万读者无数的笑声和感动,而且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小豆豆看来,“巴学园”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

“巴学园”有着让人一眼看上去就与众不同的校门,它是由两株矮树组成的, 树上还长着绿油油的叶子,用小豆豆的话就是“从地上长出来的校门呀”。“巴学园”有着与众不同的教室,它们是一个个废弃不用的电车车厢,是小豆豆以及大家的电车教室。

“巴学园”有着与众不同的校长,第一次见小豆豆,这位小林校长就微微笑着听小豆豆不停地说了四个小时的话,这期间校长只是微微笑着问几句:“后来呢?”或者说:“原来是这样的啊!”没有一丝不耐烦,没有一丝厌倦。

黑柳彻子图

“巴学园”有着与众不同的午餐,每到午餐开始的时候,校长就会问:“大家都带了‘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来了吗?”“海的味道”、“山的味道”原来是校长不想让小朋友们偏食,所以蔬菜、肉类、鱼类,都得吃。

“巴学园”有着与众不同的教育方法,每一天的第一节课,老师就把当天要上的课和每一节课的学习重点都写在黑板上,然后说:“下面开始上课了,从你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吧。”,慢慢地老师就会知道每一个学生的兴趣所在,和他感兴趣的方式,思考问题的方法,这样因材施教才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

作者简介

基本简介

黑柳彻子,日本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代表大使。

创作经历

她的代表作《窗边的小豆豆》1981年出版之后,不仅在日本,在全球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截至2001年,日文版累计销量达938万册,成为日本历史上销量最大的一本书。

该书已被译成了33种文字,介绍到世界各地,英文版在美国出版后,《纽约时报》发表了两个整版的书评文章,这一“殊荣”, 她之前没有人获得过,在此之后也没有第二人。该书的英文版仅日本国内销量就达70多万册,至今无人超越。

1984年,联合国的官员在读完英文版的《窗边的小豆豆》后,认为“这个人这么了解孩子的心理,再也没有比她更合适的人选了”,因此任命她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是继著名国际影星奥黛丽·赫本之后第7位、亚洲历史上第一位亲善大使。编辑推荐

连续8年雄踞全国畅销书排行榜

十万名中小学生“票选最受欢迎图书”第1名

入选“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书目”

《窗边的小豆豆》插画

销售超过350万册

2008-2010连续3年包揽“中国年度童书”

2008-2010连续3年包揽开卷“年度畅销书排行榜·童书”第1名

2003-2010连续8年位居全国畅销书排行榜

“世纪最有影响图书” 33种文字全球畅销

日本有史以来图书销量排行第1名

美国、中国、日本、英国等40国中小学生与教师“最喜欢图书”

要了解孩子,每一位父亲、母亲必须熟读!

要懂得孩子,每一位老师、校长必须熟读!

要珍惜自己,每一个孩子必须熟读!

相关书评

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通过《小豆豆》,读到我在小林先生创办的“巴学园”中的生活。要是有机会能来中国,见见各位,将会是一件多快乐的事啊!

——黑柳彻子

小林先生在他的教学园地实现了对童年秘密的尊重,非常了不起。

——梅子涵(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此书令人惊讶地证明了童年是永恒的,是超越时空的,是有独特价值的。实际上,黑柳彻子对童年的发现与证明,不亚于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

——孙云晓(著名教育专家)

《窗边的小豆豆》里的故事就是原来的故事,这里没有编制,甚至没有虚构、构思,按照生活原来的样子写。

——曹文轩(著名作家)

如果把《窗前的小豆豆》作为一面镜子,就会发现我们今天家庭和学校教育遇到所有困惑和痛苦的根源,也会发现我们成人自身的问题。

——徐国静(著名教育专家)

不仅是适合小孩子们阅读的优美的儿童小说和成长故事,同时也是写给全天下的父母亲、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们的“教育诗”。

——徐鲁(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在阅读《窗边的小豆豆》的过程中,我经常情不自禁为小豆豆的纯真可爱且又勇敢的冒险击掌。可以说,童年意味着快乐。

——俞国良(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小林校长很了不起,能蹲下来与孩子平等对话。孩子的世界很空灵、很纯净,我们要保护孩子的世界,我作为一名校长,希望从自己的学校做起,在老师中倡导蹲下来与孩子对话,我会推荐全体老师去阅读这本书。

——马骉(上海市建平世纪中学校长)

巴学园是个梦想中的学校,它给现代教育界提供了一个美好的理想。

——金井理江

没有一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没有一个老师不爱自己的学生。关键在于,你的爱是孩子们需要的吗?你的爱是不是扼杀了孩子们的童真?《窗边的小豆豆》能够引起无数人共鸣,在儿童教育的方式上,给成人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新华社

读小豆豆,更加感受到一份童真和不带世俗的纯净。

——人民日报

《窗边的小豆豆》不仅仅是关于童年生活片段的回忆,更是一种教育方法的实例展示,而且这是一本全天下父母都应该去读的好书。

——《语文报》

读完这本书,我们不仅记住了一个由六辆电车改成教室的学校,校名叫“巴学园”,更读到了一个儿童成长的旅程,这个旅程是创造力的形成和社会适应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和尊重的过程。

——中国教育报

这是一本所有母亲、所有老师、所有识字的孩子和所有曾经是孩子的人都应该一读的书。

——中华读书报

“小豆豆”在成长的话题上显示出了她独有的意义。

——北京晚报

孩童在成长过程中所有可贵的天真特质也都是被漫不经心地遗失和随意处置的。没有多少人能像小豆豆一样长大,“小豆豆”在成长的话题上便显示出了她独有的意义。

——北京青年报

《窗边的小豆豆》以及许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不仅仅是儿童需要读的,其实更应该读的是老师、家长。

——新民晚报

《窗边的小豆豆》其价值因教育思想丰富而独树一帜,其纪实魅力让任何虚构文字无法追及。《窗边的小豆豆》值得每一位教师和父母珍藏和精读。

——羊城晚报

巴学园是一个理想的校园,小豆豆的童年就是在这里度过,正是因为这样一个如梦似幻般的地方,使小豆豆的童年充满了美好韵律,也使她从曾经的调皮、淘气,成长为一个可爱、懂事、善良、快乐的好孩子。

——楚天都市报

巴学园是畅销书《窗边的小豆豆》的学校,一个儿童的理想国。

——华西都市报

相信每个读过《窗边的小豆豆》的孩子,都会梦想身边有一所巴学园一样的学校,在那里能遇到像小林先生一样懂得孩子、信任孩子、尊重孩子的校长。

——钱江晚报

《窗边的小豆豆》连续多年高居全国畅销书排行榜,创下了目前国内图书市场少儿图书单本销量最高和连续上榜时间最长的奇迹。

——燕赵都市报

《窗边的小豆豆》就是经典……阅读经典图书,会让人变得优雅、优秀、完美。

——金陵晚报

编辑推荐

《窗边的小豆豆》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33种文字全球畅销。日本有史以来图书销量排行第一名,日本版销量938万册。美国《纽约时报》、《时代》周刊、《新闻周刊》热情推荐!日、美、英等国中小学生与教师必读书。作者黑柳彻子被美国《纽约时报》、《时代周刊》誉为日本最伟大的女性。《窗边的小豆豆》由日本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黑柳彻子所写。该书出版后,不仅在日本,而且在全球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成为日本历史上销量最大的一本书。

媒体推荐

我要像小豆豆一样长大

小豆豆

看到南海出版社重新推出的《窗边的小豆豆》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惊喜,差不多十年前许多人只是偶然读到一个潦草的译本就被小豆豆所唤起的真纯感动。其实,《窗边的小豆豆》出版20年,,是日本历史上销量最大的一本书。美国《纽约时报》也创纪录地发表了两个整版的书评文章。迄今为止“小豆豆”被译成了33种文字。这本书的作者黑柳彻子也被任命为继奥黛丽·赫本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第7任亲善大使。联合国的官员说“这个人这么了解孩子的心理,再也没有比她更合适的人选了”。“小豆豆”的魅力看来当真不容小觑。

《窗边的小豆豆》主要讲述的是作者黑柳彻子上小学时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因为淘气被原来的学校退了学,来到巴学园。在这座叫“巴学园”的奇怪学校里,孩子们在用废弃的电车车厢做的教室里上课,按自己喜欢的顺序自由学习各个科目。他们都没有固定的座位,不同年级的也可以坐在一起。校长会要求大家自带有“山的味道”(蔬菜、肉类)和“海的味道”(鱼、海味)的午饭,也会自己策划稀奇古怪的项目让每个孩子都能发挥特长的运动会。上午,如果把课程都学完了,下午大家就集体出去散步学习地理和自然;夜晚还在大礼堂里支起帐篷“露营”,听校长讲旅行故事……俯拾即是的都是新鲜动人的场景,小豆豆也就在这所崇尚自然教育、顺应孩子们自由天性的小学里健康成长,直到1945年学校毁于战火。

读着这本书,重新体验着童年时代成长的历程,而这个历程其实是创造力和社会相适应的过程,也是人与人之间第一次试探着相互理解和尊重。 几乎每个孩子都有异想天开童年时光,但顽皮和淘气一直是我们的教育想要“纠正”的问题。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我们就被动地接受了许多个版本的“成长故事”,而这样的成长故事最大共性也就是:它们统统都是大人们凭着自己的理解和设计而借着故事外壳力图灌输给孩子们的成熟理念。成长真正的循序渐进的微妙过程是被忽略的,孩童在成长过程中所有可贵的天真特质也都是被漫不经心地遗失和随意处置的。没有多少人能像小豆豆一样长大,“小豆豆”在成长的话题上便显示出了她独有的意义。

“小豆豆”在整本书里都保持着第一人称的自述,字里行间净是孩童的逻辑、孩童般单纯直白的言语。来看看其中“找钱包”的故事吧。小豆豆的宝贝钱包掉进了厕所,于是,她找来一把长把舀子开始淘粪池。上课铃响了,小豆豆没有停下手中的活;尽管污物已堆积如山,钱包还是没有出现。校长走过来问豆豆在干什么,豆豆说在找钱包,校长凑近来像朋友一样说道:“弄完了,要把这些全部放回去呀。”小豆豆终于还是没有找到她的钱包,但她想起校长说过弄完了要把淘出来的全部放回去的话。虽然把“小山”放回粪池里并不难,但水已经渗到了地里。小豆豆只好把渗进水分的泥土一起铲进了粪池。尽管小豆豆丢了钱包,但她这一天相当快乐,因为她从来没有一个人做过这么浩大的工程。如果这事不是发生在巴学园,为了这样荒诞不经的事而逃课,小豆豆大概又会被罚站了吧。

如果说所谓的成长就是要逐渐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强大判断,那么,小豆豆的行为判断第一次超越了所有成人式的利害权衡,她让我们惊觉道:原来孩子内心的“成长”和满足的并不仅仅意味着单向度的、和世俗同一的“成熟”;原来我们还是可以如常地生活、成长却还一直护持着最轻盈美妙的童心。正是在这样不扭曲、不压抑,也不向“成熟”原则无条件妥协,才使“成长”第一次远离了得不偿失,重新变成了一件自然而美好的事。

“我要像小豆豆一样长大”———你的梦想不知能否在你的孩子身上变成现实?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捕风

寻找梦中的象牙塔——一本少儿读物畅销18个月的秘密

这次调查有别于我们历次的独立调查,因为它是一次对孩子心灵的深度探访。引起我们兴趣的是一本书,它连续18个月荣登少儿畅销书排行榜,至今热卖;一个孩子把它读了12遍;因为越来越多的孩子自发加入我们的谈话,我们不得不把采访地点换到会议室……

这本书就是根据日本著名作家、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黑柳彻子亲身经历写的《窗边的小豆豆》。一年级的小豆豆因淘气而退学后来到一个叫做“巴学园”的小学,在这里,这个在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度过了一段快乐时光,并由此奠定了她一生辉煌的基础。

是什么让我们的孩子对这本书眷恋不已?接连数日,我们试图走进孩子的心中,探寻“小豆豆”的魔力所在——与其说这是一本关于童年生活片段的回忆,不如说是一种教育方法的实例展示。也许就像有的专家所指出的,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巴学园的教育方式并不一定完全适用,但一些本质的东西,比如尊重,比如爱,比如快乐,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这,也正是巴学园让心存美好的孩子们心驰神往的原因所在。

这样的学校我们有吗?

因为语文老师一次偶然的课前5分钟阅读,杭州风帆中学初二(1)班的56个同学在一年前认识了小豆豆,走进了巴学园。“你们有谁看过《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一提起小豆豆,一分钟前还安静的教室炸开了锅,正在埋头做作业的孩子们齐刷刷地举起了手:“我们都看过。”“小豆豆真幸运。”“我能到巴学园去上学就好了。”“小林校长真好。”……教室里顿时嗡嗡响成一片。“有谁愿意和我们说说小豆豆的故事吗?”这个年龄段孩子特有的敏感和腼腆让教室里顿时安静了不少,环视了好一会儿,四五双手犹犹豫豫地举了起来。

在会议室里刚坐定,出乎我们意料的事情发生了——“我们也想来说说,行吗?”门外,一大帮学生推推搡搡地涌了进来,能容纳四五十人的会议室立刻被挤得满满的,我们的单独采访就这样成了小豆豆的专场读书会。

“这本书真好玩。”对于一年前看的这本书,同学们显然还记忆犹新:“巴学园”的教室是一辆辆停在那里的电车,座位从不固定,可以根据你每天的心情和方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座位;小豆豆为了找掉在厕所里的钱包,把厕所里所有的东西都掏了出来,小林校长见了,只说了一句话:记得干完后要把它们都放回去哦;为了让爱钻篱笆的孩子们玩得尽兴,小林校长建议让孩子们不穿校服,穿旧衣服到学校来……说起《窗边的小豆豆》,孩子们自己先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他们眼里,闪着兴奋的光,我们甚至插不上一句话。

“我真想到巴学园去上学,可是,这样的学校我们有吗?”一个胖胖的小男生突然冒出了一句。是啊,这样的学校我们有吗?我们无言以对。

大人能蹲下来听我说话吗?

成成,杭州某中学初二学生。初一那年,《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他一连看了12遍。“巴学园就像孩子的乐园,那样的学校生活实在太令我向往了。”当记者问及看这么多遍的原因时,这个14岁的小男生竟然像大人似地轻轻长叹一声。

看过了这么多遍,书中的很多情节成成甚至已经能背了:小豆豆第一次见到“巴学园”的校长小林先生,一口气讲了4个小时,小林先生也像小豆豆那样,把身体探出来,专注地听着,一次也没有露出不耐烦的样子,最后,小林先生抚摸着她的头,说道:“好,就这样吧!你就是这个学校的学生啦。”;“巴学园”从不按照固定的时间表上课,每天在第一节课开始的时候,女老师就把当天要上的所有的课,还有每一节课所要学习的所有问题点,满满地写在黑板上,然后说:“下面就开始上课了,从你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吧。”然后小学生们就从自己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学习,先上语文也行,先上算术也行,都是可以的……“这样的学校,真好!我们的老师能蹲下来,听我说说话吗?”

成成平时喜欢唱歌,他是杭州“爱乐天使合唱团”的成员,今年夏天,合唱团到德国参赛,他们还拿了个民族组的金奖。从小学五年级开始,为了唱歌,成成没少和父母、老师“斗争”。学习成绩下降了,老师就到父母那里“告状”,说唱歌影响了学习,“唱歌不能当饭吃。”父母曾有一阵子很反对他到合唱团。不过斗争的结果是父母终于让了步。“他们还是很尊重我的,这样的父母已经很不错了。”成成说,老师和父母不赞成他唱歌的原因是怕影响学习。“其实不会的,我知道任何特长都是要有文化作基础。唱歌让我真正放松自己,这样我反而会更努力学习。我只是希望大人能尊重我的兴趣。”

在成成的推荐下,父母也读了这本书,“他们觉得很‘有趣’,但不提倡这样的教育方式,可能因为这种个性化教育的过程还是令他们有些担心吧。”成成有些遗憾地说。

快乐与学习是个两难?

上初一的文文是班里的学习委员,每次考试,她都能排进前五名。所以,当这个老师的好学生、父母眼中的“乖乖女”抱怨说“我一点也不快乐”时,记者多少有些意外。

“小豆豆多开心啊,我真想像她那样,可以一边游戏,一边学习。”文文最羡慕的是在巴学园,上课并不像其他的学校,学生正襟危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在巴学园,如果大家在上午就把一天的学习计划都完成的话,下午老师就会带着同学们出去散步,在田野里,面对盛开的油菜花,老师会蹲下身来,告诉大家雌蕊和雄蕊的知识、蝴蝶是怎样帮花儿开放的。“哪像我们现在,从早到晚,课排得满满的,连气都透不过来。”文文掰着手指告诉记者,每天从早上7点30分到校,下午4点50分放学,上午、下午要各上4节课。本来,选修课上还可以学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可是,就连这点少得可怜的时间,也经常被主课老师“霸占”。周六、周日本来可以松一口气,却早被“家教”排得满满的:周六下午2点到4点是数学,周日上午要学两个小时的钢琴,下午1点到2点30分是科学,晚上6点30分到8点30分是英语。

“尽管我的成绩在班里还不错,可爸妈还是为我请了这么多的家教,没办法,班里其他同学都请。我不请,爸妈不放心。他们总是说,不能让我输在起跑线上。”

时间一长,文文发现,自己的成绩成了爸妈心情的“晴雨表”。“我好象是为了分数在活着。在学校里,老师开口闭口也是‘中考’这两个字。我知道,其实他们也希望我能快乐,可是,他们又怕我会落后。”说起这一切,文文显得有点无奈。

爱一个“差生”有多难?

小豆豆因为淘气而被学校退学,在巴学园,她却处处受到了真诚的爱护。“你真是个好孩子。”每次小林校长见到她,总是这样对她说。事实上,在小林校长的眼中,巴学园的每个学生“都是一样的,无论做什么事情,大家都是一样的。”对于这一点,刚上六年级的浩浩特别羡慕小豆豆和她的同学们。“我真想到巴学园去上学。这样就不会有老师老说我笨了。”这个胖胖的小男孩认真地告诉记者。

在学校里,浩浩最害怕的是教数学的张老师,因为他的数学成绩不太好。“每次作业本上做错了题,张老师的‘叉叉’总是打得特别大,红红的,特别刺眼,我一看就特别泄气。”浩浩说,对于那些成绩好的同学,张老师总是乐呵呵的,可每次见了他,脸上的笑容“嗖”地一下就不见了。一次考试没考好,就“威胁”他要叫家长来。“虽然我数学成绩不太好,可我不是坏孩子。什么时候张老师也能对我笑一笑呢?”浩浩说,相比之下,教语文的陈老师就可亲多了。偶尔上课的时候,好动的浩浩会忍不住和身边的同学讲讲话,开开小差。这个时候,陈老师总会停下来,笑咪咪地说,听累了吗?那就休息一会吧。这样一来,浩浩反而不好意思了。因为觉得陈老师对自己好,浩浩学起语文来也特别卖力,总觉得不这样就对不起老师似的。

“小林校长真好。在巴学园里,每个学生都能坐在小林校长的身上,和他说说自己想说的话。我也想这样,可是谁敢啊?老师不训我才怪!”似乎在想象着自己爬到老师身上的滑稽样儿,浩浩吐了吐舌头,自己先笑了。

新闻旁景

心存美好——一个中学语文老师的独白

去年,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在书店里看到了这本书,就随手翻了一下。这一翻,没舍得再放下,就买了回来。

我希望学生能分享我读书的快乐。于是,在一次课前5分钟阅读上,我挑了“小豆豆不停开关桌子”那一段,读给学生听。当时学生的兴奋出乎我的预料。

“老师,再给我们读一段吧。”学生一个劲央求我。记得第一次读了十分钟。第二次……之后,他们自己纷纷去买了这本书。学生为什么喜欢这本书?我个人觉得可以用四个字来说:心存美好。人人对美好的东西都有一种向往。学生喜欢、向往巴学园,觉得很新奇,觉得那是自己理想的学校,理想的讲课方式,但是他们又很清楚,在自己周围不可能有真正的巴学园,所以他们就更喜欢去分享豆豆的这种快乐、这种童年。他们都相信豆豆的故事是真实的。

至于说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个性化教育在我们现行教育体制下到底可不可行?其实,从我本身而言都觉得很矛盾。

我是一个老师,当然希望能把自己的知识教给学生,希望他们能成材。但目前来说,整个社会的一种取向就是学生能好好学习,考上理想的大学。同时,现实条件也没有达到可以对不同的学生施行不同教育方法的水平,基本上都是在同一个教室接受教育的,这样,真正的个性化教育就会陷入一种困境。

我也是一个妈妈,在没有孩子之前,我曾经信誓旦旦说一定要给孩子一个特别快乐的童年,不给他任何压力。可是当我真正做了妈妈,尤其随着儿子年龄的增长,就产生很多微妙的变化。我既想要孩子快乐,又想要孩子不比别人落后,寄予很高的期望值,这样我就不得不带他去各种培训班。这样,我也陷入了两难。

现在学校中,有个性的学生越来越多,老师需要向小林校长学习的地方也越来越多。我想,随着社会的发展,巴学园离我们也会越来越近。

专家说法

杭师院心理学系副主任朱晓斌:对个性化教育的无限向往

在杭州师范学院教科院心理学系副主任朱晓斌眼里,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要完全施行像“巴学园”这样的个性化教育方式是不太现实的。“别的不说,如果孩子考试成绩不好,家长就会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但是,巴学园一些本质的东西,比如对孩子个性的尊重、让孩子快乐地学习成长,对孩子的关爱,无疑是值得我们的老师和家长们学习和借鉴的,这,其实也就是个性化教育的核心所在。

朱晓斌认为,现在的孩子面临的压力其实并不比成人小。社会竞争的加剧,高考、升学率的压力,导致中国的应试教育已经延伸到了小学阶段。围绕着高考这条轴心打转是现在教育的普遍现象,考上重点大学、找个好工作,这似乎成了眼下教育的目标,成了全社会统一的认识,目标的一致带来的后果往往就是教学手段的单一,这就是教育的现状。在这样的现状下,孩子个性的尊重和培养与现阶段“唯成绩论”难免会产生矛盾,问题的关键是要把握一个度,找到两者的结合点。

朱晓斌说,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应是社会发展的趋势。这个过程,尽管艰难而痛苦,如果能做到对孩子个性的尊重,慢慢地总可以达到这一步。个性化教育,最重要的是老师的作用,单一的教育方式、教学思想的呆板肯定不利于孩子个性的发挥,有些时候,老师应该将思想放开些,孩子想象就会得到更多驰骋的空间。

朱教授认为在个性化教育中,父母也起了很关键的作用。小豆豆之所以能在巴学园里快乐成长,和她的父母那种有原则的宽容的爱也是分不开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他们的配合与信任,小林先生的教育方式才能得以完整实施。“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眼下很多父母教育孩子的名言,其实,个性化教育的本质在于对孩子兴趣爱好的尊重。“如果孩子喜欢运动,家长可以陪他打打球,而不是逼他学钢琴。”因为有些家长的误区,有时个性化的教育反而越走越远了。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陈欣 李玲玲 楼顺忠

阅读孩子这本天书——重读《窗边的小豆豆》

20年前,第一次读日本作家黑柳彻子写的《窗边的小豆豆》,莫名其妙地被充满童趣的“巴学园”迷住了,莫名其妙地喜欢上小林校长,当然,还有天真活泼的小豆豆。而且,记忆十分清晰。所以,当翻开南海出版公司推出的《窗边的小豆豆》一书时,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激动和欢喜。

吸引我的第一个原因是黑柳彻子写出了孩子的真实和原貌,准确地说是写出了孩子

心灵的真实和原貌,而这种真实和原貌在其他教育方面的书籍里几乎少见,可在现实生活里,在每个孩子的身上又都似曾相识过。

吸引我的第二个原因是,黑柳彻子细腻地描绘出一个得到成人尊重和信任的孩子,怎样从内心深处迸发出来创作热情和学习兴趣。古今中外的教育一直在探索如何开发人的潜能,使每个人得到最充分的发展,而小豆豆遇到的小林校长,则以对孩子的最大尊重和信任,以倾听孩子的方式,开启了孩子心灵的四重门———好奇心、自信心、自尊心和同情心。创造了一个充满魅力的教育诗话。

如果把《窗边的小豆豆》作为一面镜子,就会发现我们今天家庭和学校教育遇到的所有困惑和痛苦的根源,也会发现我们成人自身的问题。因为不尊重孩子,我们经常做一些违反孩子自然成长规律的事,或拔苗助长,或对孩子自身生长出来的各种学习愿望进行乱砍乱伐;因为不尊重孩子,我们不会平心静气地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和意愿,总是毫不在意地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因为不尊重孩子,孩子出一点差错,我们就怀疑他们的学习能力,然后,站在孩子的对立面,以完全对立的态度阻挡孩子独立观察、思考和用整个生命去触摸世界。

我相信每个读过《窗边的小豆豆》的孩子,都会梦想身边有一所巴学园一样的学校,在那里能遇到像小林先生一样懂得孩子、信任孩子、尊重孩子的校长,这是一个教育梦想,一个需要我们共同去努力实现的教育梦想。